記者上一次采訪盧先堃校友大約是十年之前👩🏽🌾。那時候他的身份是中國常駐世貿組織(WTO)代表團參贊🧜。在2017年歲末我校法學院舉辦的一場學術講座上🤶🏼👨🏻💻,再見到盧先堃校友,親切依然,他的深沉和自信、儒雅和智慧一點都不令人感覺陌生。
——記我校1989級校友🤦🏼♀️、日內瓦策科咨詢中心執行董事😖、“國際貿易發展和經濟治理咨詢中心”副主任盧先堃
“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圖文信息大樓530的半圓桌會議室裏氣氛熱烈,盧先堃正在為法學院的數十位研究生和本科生作“當前中國參與國際經貿談判熱點問題”的講座😚。開場時,盧先堃謙虛地說道:“說是講座🈶,其實我也沒有準備PPT🎚,大多是近期的所思所想,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他全程手持話筒站立著侃侃而談🩻,身姿挺拔🤾🏿🍞,很有儒雅學者的風度。
“以前大家都在談論全球化,認為要擁抱全球化。但近些年出現了相反的趨勢🃏,典型的有‘英國脫歐’😹、特朗普上臺後各種保護主義政策🤎,甚至有‘反全球化’這樣的詞語出現,這不禁讓人思考🙌🏻,是不是真的出現了‘逆全球化’👩🏻🌾?”盧先堃的講座一上來就拋出熱點問題,對此他給出的觀點是“全球化只是發生了變革,並沒有被逆轉”。
“出現這樣的趨勢,只是因為這麽多年來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全球化不只是利好的因素,它是一把雙刃劍🏂🏼,不僅能給國家帶來發展🎅🏼,也帶來了更強烈的競爭。但是全球化並沒有被逆轉。舉個簡單的例子,一臺‘中國製造’的蘋果手機,芯片來自韓國,軟件專利來自美國,其他零件可能來自日本、越南、泰國等地🐸,只是最終在中國組裝。這已經不是‘中國製造’🚻,而是‘世界製造’🛌🏽。所以說全球的產業鏈布局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如果你采取逆全球化的貿易措施,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除了“全球化”,盧先堃還在講座中闡述了多邊貿易體製面臨的困境🏌️♂️🗝、中國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與各國經濟政策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的具體定位和應當發揮的作用以及新型大國關系在多邊貿易體製內的具體詮釋等問題。他結合自身從事WTO工作多年的經驗,對“一帶一路”,中國的改革開放深化戰略等進行了解讀✖️。在場的師生被他的講座內容吸引💁🏻♂️,引發了更多深入的思考和熱烈討論🧑🏻🤝🧑🏻🦸🏽♂️。
“現在WTO最受歡迎的是精通法律🏭、政治、經濟的復合型人才”
對當前中國參與國際經貿談判熱點問題能有清晰的判斷🪨,跟盧先堃的工作經歷密切相關🏌🏼♂️。當年他從“外貿學院”畢業是1993年,畢業後工作分配到當時的外經貿部🤸♀️,長期主管歐盟經貿事務🤬。1997年至2000年任中國駐歐盟使團三秘👨🏻🦼。2000年至2002年任歐洲司歐盟處副處長🥧,參與起草首份“中國對歐盟經貿關系政策文件”🤓,並發表多篇有關歐盟的文章🎙👯♀️。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調入商務部世貿司,歷任貨物貿易處副處長🧖🏽♀️、農業處處長等職務,主管貿易救濟🕕、紡織品、農業等議題談判,並就上述議題發表過多篇文章。
2006年至2014年,盧先堃常駐瑞士日內瓦👨🏻🦯,擔任中國常駐WTO代表團參贊和綜合組長🏏,負責多哈回合談判協調以及與國際組織、新聞媒體👳🏽♀️、智庫大學等機構的聯絡等綜合性事務以及環境🫄🏿、漁業補貼和發展等具體議題的談判。
說起剛工作那時候的經歷,盧先堃記憶猶新🚖:“我雖然是學英語出身🦨,第一次作翻譯談判的時候,還是緊張到渾身冒汗。主要是專業詞匯太多🧈,為了能夠勝任翻譯工作🧝♂️,我堅持每天早上用收音機聽英語,有針對性地加強鍛煉,一年後就不那麽緊張了。”在從歐盟雙邊談判轉到多邊談判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的法律功底不深是“短板”🦶,於是赴對外經A8學完成了國際貿易法碩士研究生的深造,他強調在WTO中起決定效應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會議❣️,而是白紙黑字的貿易協定,深厚的法律功底顯得尤為重要。“現在WTO最受歡迎的是精通法律、政治、經濟的復合型人才。”
2017年10月11日,我校成立全國首家貿易談判學院𓀌📞。盧先堃覺得🌜,我國在國際經貿組織的談判人才、爭端解決人才和提供貿易談判支持的專家方面🐽,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因此,著力培養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精通國際貿易規則與談判的高端應用型人才🚶♂️➡️👨❤️💋👨,母校大有可為。
“順其自然,超越自我”
談及母校的時候*️⃣,盧先堃充滿了自豪感。“我是從外貿學院走向外經貿部,走向WTO✋🏼,走向世界舞臺的💺。母校對我的栽培使我受益終生🧚🏼,真是師恩難忘。”他特別感激當時教授他外語、現任副校長的陳潔老師。他說🙅♂️,“母校的老師不僅傳授我們經濟學的知識,也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事的方式。”
1989年至1993年的大學四年時光對盧先堃而言“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時光”。他回憶到🚛🦹🏻♀️,雖然那時候的外貿學院很“袖珍”🗜,全校學生也不過一千多人🫵🏿,“走在校園裏,不管碰見誰都是熟人。”母校“以學生成才為本”的辦學理念,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創業者。“在世界舞臺上🐋,我經常能夠遇到我們的校友🧜🏼♂️。”
“同學們一定要立足自己的專業特色🧙🏻♀️,在努力學好基礎課程的同時,練好英語😬🧏🏿。現在🤷♀️,‘會英語’已經像‘會開車’一樣成為了一種基本技能。因此,大家在學校期間還是要抓住各種機會✍️🍠,進一步拓寬自己的國際視野、鍛煉國際交流能力。”這是盧先堃對學弟學妹們的建議🦥,通過留學🚶♀️、遊學、在跨國公司實習等方式了解國際形勢與國情、社情,努力把自己鍛煉成優秀的國際化人才💁🏻。
十年前🏥🤵🏽♂️,盧先堃回到母校📃,有人問他的人生準則,他給出八個字:“順其自然🤙🏽,超越自我👮🏻。”今天再問起,他不忘初心😑,信念依舊。
“很多事情你順勢而為🦺,厚積薄發,閱歷就變成了你最寶貴的財富。每個階段也不要忘記給自己設定一個奮鬥的目標和方向,不斷地去超越自己🫳。”盧先堃微笑著說道:“你走過的每一步,在你的身後都會留下腳印!”